窯尾余熱鍋爐煙氣含塵量大(進入窯尾鍋爐的廢氣含塵濃度一般為70~120g/Nm3),粉塵細(xì)小,易堆積鍋爐受熱面的灰塵,影響鍋爐受熱面的傳熱效果,導(dǎo)致鍋爐出力減少。 鍋爐管束積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立式鍋爐管束,因此除塵方式的選擇非常重要。 目前,窯尾余熱鍋爐的清理方法主要有:聲波吹灰、可燃?xì)怏w爆燃吹灰和振打吹灰。 由于水泥窯煙氣粉塵細(xì)小、粘性大,聲波吹灰和可燃?xì)怏w爆燃的效果稍差。 窯尾余熱鍋爐大多采用這種清洗方式,清洗效果比較好。 其連續(xù)除塵方式避免了瞬間除塵量過多對窯尾高溫引風(fēng)機的影響。
臥式的布置方式鍋爐受熱面管束采用立式蛇形管結(jié)構(gòu),處于自由懸垂?fàn)顟B(tài)有利于振打裝置的配合,受熱面在長度方向上柔性比較好,在振打過程中能夠消除振打過程中沖擊受熱面應(yīng)力變形,鍋爐受熱面管子的使用壽命不降低。立式布置的鍋爐積灰嚴(yán)重,清灰難度大,清灰時由于上級管束清落的灰對下級管束的二次粘污作用易對煙氣系統(tǒng)造成波動,且必要時需定期停爐清灰。